《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14 23:42:21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融入个人情感的基础上巩固用词习惯。

3、理解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藏收学生玩具的用意事例及学生请假的“缺人”事例。

2、生字卡片。

重难点、关键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经过。

2、联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

3、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朱德记”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前些天,班上xx同学的悠悠球被老师藏收,现在请他讲感受。

2、上周班上另一xx同学因感冒缺席,请学生围绕他的空位讲讲那次上课的失落感受。

3、今天,我们还将认识藏缺事件的另一人、事,出示问题: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二、学生猜答,了解朱德历史背景。

三、围绕“藏”和“做”学习课文。

1、大家用铅笔做〈画〉根扁担在书上,快说;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

2、扁担弯了没有?〈出示朱德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的投影。〉

3、组织学生讨论:从“弯”、“满满”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组织学生思考: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引思句子:“战士们想朱德同志那么辛苦,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教师指导理解“翻山越玲”。

5、引导学生擦去书上画的扁担,换写一句“我”把扁担藏到哪个地方的话。

6、引导学生体会“山高路陡”,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

7、朗读提示:在想象的基础上用读表达出来。

8、一个“藏”字,让你谈体会到了什么呢?这些也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

9、小结:真是“藏中见真情”啊!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藏〉

10、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11、解释“连夜”、“赶做”的意思。

12、升华主题:〈1〉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2〉朱德做扁担又让你感到他怎样?

四、巩固字词。

1、教师一句一句地带读一遍,学生再试着背读一遍。

2、抽读生字卡片。

五、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1、日记一则:写学生的悠悠球被藏,xx同学缺席,课文朱德的扁担被藏三件事。

2、交代隔天上课前老师会提问日记里各件事缺藏后分别要怎样做。

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

藏——战士们对首长的关爱

做——朱德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朱德的扁担》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人物单元中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本文表面看来是写扁担,其实是通过叙述与扁担有关的感人故事,来赞颂朱德总司令不畏艰险、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文中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来映衬朱德形象,对其挑粮动作的描写更是生动传神,同时还配备了与之相吻合的插图。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朱、攻、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围攻、坚守”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文结合,话说扁担,引出人物形象

1、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宝贝。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出示扁担图)看,这是什么?(板书:扁担)

(1)“担”在这里是轻声(板书dan)谁来准确地读一读?

(2)人们常常用扁担来干什么?对,人们用扁担挑水、挑粮食,所以可以说挑“一担粮食”。

2、挑粮食的扁担不是很普通吗?怎么会成为宝贝,还藏在博物馆里呢?可真奇怪!别急,请你再仔细看一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上面写着三个字“朱德记”,这是朱德在扁担上做的一个标记,(板书:朱德)告诉大家这根扁担是朱德的。

(2)听说过朱德吗?他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示朱德图)瞧,他就是朱德,多么威风,多么神气!

3、朱德和扁担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板书: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感人的故事。

(1)齐读课题。

(2)点拨:这根扁担可不是别人的,是朱德的。再读课题。

二、充分诵读,形象板书,了解故事背景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认读词语。

(1)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 朱德 朱德同志

(2)粮食 生产粮食(就是种粮食) 储备粮食(就是储存粮食,把粮食存起来慢慢吃)

(3)坚守 围攻 粉碎 敌人 红军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

3、词语读得有滋有味的,真不错。接下来再请同桌一起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4、读了两遍课文,你已经读懂了什么呢?(简单交流)

5、红军为什么要挑粮?请再认真地读读课文1—2小节,边读边想。

6、在江西有一个地方叫“井冈山”。那里群山环绕(板画山),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叫“井冈山根据地”。(板画“红旗”)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也来到井冈山,(板画“红旗”)这两支队伍合在了一起,(把两面红旗合在一起,板画一面大红旗)胜利“会师”,不久就成立了“红军”。

7、书上第一小节是这样介绍的。

(1)谁来读一读?(点评:你把刚才学的词语都读准了,真会学习)

(2)谁再来读一读?(点评:你把句子读通顺了,真不错!)

(3)读了第一小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4)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板书:敌人)敌人离我们这么近,他们想干什么呀?想攻打我们(板书:攻)敌人可狡猾了,他们分布在山下的好几个地方(板画)把红军团团围住,这就叫“围攻”。(板书:围)敌人要围攻,红军就要“守”住井冈山,(板书:守)而且要牢牢地守住,这就叫“ ……此处隐藏4181个字……位置很危险)

(4)想象一下:山上的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指名学生说。

b学习第二自然段:

(!)边读第二自然段,边用“——”画出描写去茅坪挑粮所遇到困难的句子,可在重点词下做记号。

(2)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会有多远?

联系生活:我们去杨舍玩,大约走40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一个来回不到这么远的路。

“山高路陡”:师在黑板上画出“高山”的简笔画,让生体会山的高、险。

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 ;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 ;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们

……

(4)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

(5)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对呀,一个“争”字就告诉我们大家了。

(6)、齐读第二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情。

6、小结:通过学习这二段,我们知道山高路陡,挑粮路上困难重重,但红军战士们却无所畏惧。今天,小朋友们通过自己认真读书,已经解决了自己原先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剩下的不懂处咱们下节可再来学习。

7、学习3个生字

朱、志、冈、守

8、完成课堂作业,书写生字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8个只认不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学习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第1自然段,这里有些词语谁能来读读?

2、出示词语:扁担布匹官兵仍然严密封锁日理万机

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

2、认识朱德的扁担。(课件出示:有一排扁担,其中一根上刻有“朱德记”字样)

师:这些扁担是当年红军战士用过了,你能发现哪根扁担是朱德用的呢?(生答)我记得课文中也有这三个字,请大家快速打开书看看吧!

3、生读。(课件出示相应句子:“为了防止……三个大字”)

4、师:原来他是为了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

5、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6、自读二、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7、全班交流。

①生答:战士们怕他累坏了。

②请大家再自由地读,把你们的想法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贵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

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

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

①“朱德同志常随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一天往返50千米。”

a、什么是往返?在课文中往返指从哪到哪儿呢?朱德一天这样往返多么远的路?50千米那是多少?

b、读来读读这句?

c、男生齐读此句。

师: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还从哪里知道朱德挑粮十分累?

②句子“根据地周围地势十分险要,上山下山十分难走。”

a、大家爬过山吗?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险要?

b、课件出示图片(朱德挑粮走过的画面)这山,这树林,这哪是路啊,朱德在这里行走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c、指名说,再读此句,女生齐读。

③出示句子“他穿着草鞋……被他甩得老远。”

a、从这句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挑粮很辛苦?(满满的)

b、老师这里有一筐米,它满了吗?(没)老师再倒些,满了吗?呦,好重啊,你们帮我抬下去,(把二名男生上台)告诉大家什么感觉?(太重了)

④出示整个2自然段。(重点词语做上记号)

⑤指名读,齐读。

3、联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

a、请大家再读第二自然中的前2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b、师相机出示“奇缺”卡片,齐读。“奇缺”是什么意思?

c、出示视频画面:井冈山被敌人围困的画面。

4、再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精神。

a、再看看朱德是怎样挑粮的,再齐读最后一句,我们看文中插图,挑粮多累了,可是朱德脸上却是笑咪咪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座之间互相商量商量。

b、齐读第二自然段。

c、过渡:除了挑粮累,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累呢,看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你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

1、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

a、谁把找到的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

b、出示句子“四十开外的的人……怎么办?”

c、朱德是军长,他有哪些工作做?相机出示并解释“日理万机”齐读此词。

d、齐读句子,再读,把担心、心疼读出来。

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

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敬佩之情。

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a、没了扁担,朱德会怎么做呢?你们听(播放后面部分录音:“没了扁担……三个大字”)

b、出示朱德挑粮的视频画面。

c、想象:如果你就是藏扁担的小战士,看到朱德又在挑粮你会想到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奇、崇敬之情。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挑粮,看到朱军长走在前面,你会怎么做?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师总结全文,再读课题。

4、小律动:手指操。(十个小手指握握手,上拍拍,下拍拍,翻个跟头拍拍手。)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官”、“甩”

a、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用尾巴向右甩)

2、范写“官”

3、学生书写生字。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