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4-02-16 03:10:34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1

恍惚记得很久之前,有个朋友告诉我西泠印社的旁边有个古董店。

那个时候我还把“西泠”读作“西冷”,自然对一家小小的古董店没什么兴趣。但是时间一点一点延长,那时的我大概也不会想到,在几年后一个“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的日子里,我还是去找了这家不明存在的古董店。

这几年里我对于古董店总是有莫名的执念。大概是对那些历史沉淀的东西有莫名的好感。博物馆里的只能称物,它们被安静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地方,每天面对几盏灯,面对几拨人。古董店里的呢,应该算古董,不论真假,它们的陈列,都是故事。

可能这就是古董吸引我的原因,也是那家神秘古董店吸引我的原因。

当我终于乘上去往西泠印社的公交车,在西湖边某条道路上穿行的时候,我突然万分庆幸这次心血来潮。

作为一个杭州人,我对西湖却并没有特别熟识的感觉。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湖,它有著名十景,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杭州的骄傲。小时候来过几次,观赏游玩,大概只记得当时的豆腐干挺好吃。

所以,当我独自来到湖边,难得清冷的公车载着我东奔西走的时候,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看看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西湖。

杭州这座城应该最爱梧桐。

特别要是法国梧桐,高大魁梧,所以愿意将梧桐成片的栽在西湖边。其间还夹杂了些柳树的影子,初春的柳枝刚发新芽,弱柳扶风大概就是这种姿态。这就显得梧桐更伟岸了些,扭曲的树干,偌大的荫蔽。尽管市树是香樟,但杭州爱梧桐不无道理,因为这也是生命,自然的生命,梧桐比香樟更随意,更铺张。

西泠印社确实没有公车上冷清,反而很热闹。大多数人应该就是因为“天下第一名社”这个称号慕名而来。进门就是一棵巨大的香樟。根须蜿蜒地狰狞,树干爬满了青苔,铺天盖地的绿荫毫不掩饰枝叶的放肆。游人只能惊叹了。

西泠印社的大名用冷绿色刻在一石碑上,旁边是一簇春天的红花,开得正好。身后就是一座丘陵。上山的石阶没有刻意修平整,反倒是像乱石堆成的台阶。昨夜下的雨湿冷着,更显得小路湿滑难走。我只得小心翼翼地走,小心翼翼看着路,小心翼翼地发现了山路上各种植物,被雨珠打得苍翠苍翠,傲然立着。我还期望着山上是不是有一个很隐秘的地方藏着传说中的古董店。可惜只有几个亭子,几个石凳,一个满是锦鲤的水塘,和一座意味深远的塔。

我坐在西湖的长椅上,喝着水,看着面前的湖与树。

西泠印社同西湖一样。目光所到之处,除了游人,要么是树,要么是水。它们比我们更清楚自然的意义。连神话传说里亦仙亦妖的白蛇,都是生于水,隐于山水环绕的雷峰塔。

放下水瓶,翻开手上的《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说:“这一来,杭州就呈现出了一个贯通千年的人文宣言。”孤山这个地方,像西湖中的一个小岛,西泠挑了一个很好的地方建立社址。亦山亦水,亦孤亦环。

马可·波罗如此大力赞扬一个城市,当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现在我们回想起他至高的评价,仍会觉得名副其实。

杭州的美,大多是集中在了西湖。而西湖的美,全然是这些山山水水,树树花花。苏轼与白居易比我们更早懂得了西湖的美在何处,于是他们竭尽全力浚河道,清藻荇,治湖水。这才有了后来的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比其它地方更明白自然对于我们的意义。

这是一个只属于杭州的宣言。

“宣言的内容,很复杂,又很简单: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春天的西湖水荡漾着,湖旁低垂的迎春花黄艳艳的,映着水中的倒影。法国梧桐还是那么魁伟,密密的青苔攀附着粗糙的树干,出奇的安静。这就是春水道梧桐。我们需知,在自然面前的我们,何其渺小。而自然的美丽,又何其伟大。

我捧着书突然笑了。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古董店。

西湖之美就是杭州的古董,自然之美就是西湖的古董。

这就是一个关于杭州的宣言,关于西湖古董的故事。

文化苦旅读后感2

冥思,许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苍苍的大地,面对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种莫名的悸动,文化苦旅读后感。拈起一脚脚尾页,方才知这《文化苦旅》的厚重。却又如酒般荡醉,麻痹你的经络。于是,我将文化含在唇间,味道比秋茶还要苦涩。当我凝神文化圣洁的神韵时,思绪随风飘散。

冉冉的日光,唤起我沉醉许久的无限遐想。他正用破旧的扫帚,刷去百年的灿烂;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盖千年的辉煌;他正用苍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为是”的鄙薄。他,一个道士,活生生地掳走了我们的遗产。我看到了驼队远去的背影,我听到掳略者大声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阳血染一般的红。古老的民族,滴血的伤口,在溃烂……

我真想化作那根缰绳,勒住那罪人的喉咙,不让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触佛家瑰宝,不让他将人世的污浊渗入瑰丽的文化。我还要去阻截远行了的车队,“和你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钝。我留不住被驮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将永远带着悲痛与苦楚。

什么才能镌刻隽永,我带着迷茫与痛楚义无反顾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纵他山远水长,我都要用深层的记忆打响前奏,叩开历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场苦旅,即发的记忆,是被人们遗忘的步履。而时间将我蚀成战火中的残垣,正如些许文化嫣然老去般长久。

因此,守望变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与羌笛,缺少了些悲壮的情意。若我将我心给予阳关,坟墓是否会将我掩埋。如峰的沙堆,如剑的月光,如冰的躯壳。烟缭绕,我心也朦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卷半壁华荣?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释放我内心的渴望。一切都在远去,而无半点追逐的脚音。我面对的苍凉的文化,看它们如雨一般的落下,转眼又是风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沙漠中,光影斑驳交错。只有从沙漠中走过,才会有脚印证明来过。林则徐,“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拥有他的个体,他的灵魂,他不会物化成无动于衷的顽石。是他,倾泻了这一袭华裳。

亭台楼阁,清风寒雪,白莲洞胜似烟雨桃源。一个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浑然天成的作画。“庐山没有了文人本来也不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没有文人,山水也在,却不会有山水的诗情画意,不会有山水的人文意义。”我在亲近人文,正在亲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镇,乡野随风,有志趣高雅的文人为伴,自然小镇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诗意。江南小庄,我只能对着记忆中的周庄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泽是你别致之处,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 ……此处隐藏3201个字……以称作文化苦旅,是因为每一篇文章将景色与文化结合,以《西域喀什》为例,一共五章的篇幅,前四章均已文化开头,先是从各个文化的比较,包括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古巴比伦文化来引出喀什这是“文化汇聚的福地”这个观点,又以张骞的出使西域,包括印度佛教东传作证。对于文化的凸显可见一斑。

再说说刚才提到的《沙原隐泉》,文辞华丽却不显露于外,不张扬,文章质朴富有哲理又不失文采,只有大师级的作家才能忘怀文笔,到这么一种大师级的境界。看他的文章,心胸阔达,别人的游记都是融情于景,身系景中。他呢,则是站在上帝的视角,俯瞰大地。《沙原隐泉》给人一种旅程的慢动作回放的感觉。他最令我佩服的是能用很美的语言把大道理讲出来。

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不仅做人要这样,文章也是如此,我认为沈从文先生的《文化苦旅》就做到了。

在他所描述的秀丽绝美风光之后,对民族,对历史,对生命的探讨,对不羁的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动着人心。明明有时候描写的是美景,却在看完文章之后引人沉思,看完一篇文辞优美的文章后仍能令人沉思,单是这一点就足够称为一个好的散文家了。

但不单是这样,它会让读者体会”怦然心跳“的共鸣,有一种“莫名感动”;《文化苦旅》让读者让我进行自我审视,也曾感叹人生百态。他会让你与作家产生共鸣。哇,我怎么没想到;诶,好像还真是这样;是呀是呀,常常会让你发出这样的感叹。从字里行间,我能够看到一个哲人瘦瘦的影子,背着手,低着头,纵情山水,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他婉惜、叹息,他伤感、高兴。皱着眉在慢慢地踱着,读者也与这位哲人一齐品味历史,体验文化。每读到一个地方,都会身历其境,都会有志趣高雅的文人为伴,面对都江堰,我如苍茫的士卒;面对江南的小镇,我心旷神怡,面对西域古城,我如千年前行走在大沙漠的商人。这种共鸣令我敬佩不已。

当茶余饭后咀嚼着其中优美的文字,欣赏古代历史人物的零碎故事,能让人有所感、有所动。无需华丽的辞藻来凸显出文章的深度,听他娓娓道来,感受到那深邃的历史命运和对中华大地深深的依恋。余秋雨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冥思后的放松。

余秋雨先生有着极高的探索精神,他翻山越岭,用其独特的视角引领广大读者对中国的深层文化进行深思,掀开了历史沉重的面纱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别人写景无非写这个景多么多么美,但写到头,无非还是这美景罢了,但余秋雨先生就从文化层面切入,这样才让人津津乐道,也可以说是这种独特的眼光成就了这本书。

《文化苦旅》光说文化文化了,再解释解释苦旅,我认为一个是旅行苦,一个是内容本身的苦涩。前者作者浪迹天涯,风尘仆仆,不说别的,单说作者在《沙原隐泉》那一章里爬沙漠,就够辛苦的了,也可称得上是“苦旅”了。后者是文化的苦行,这本书本身的资料并不甘甜,正因里头夹杂着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涩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

可能有的人即使读完了这本书,对文化的了解也只是一点点的表面,但我分明听到了那样深沉的敲门声,咚咚咚,在叩响中国文化的大门。《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文化苦旅》也可以说做是一场心灵的盛宴,背上旅行的包裹,为文化的传承而呐喊,为中国文化找一个确切的目标,我们责无旁贷。

文化苦旅读后感6

在短短的一个寒假里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社会实践。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但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忧心。

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中国古老文化)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学生,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同学们,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污的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