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

时间:2024-02-28 03:10:35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狂人日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白话小说。

鲁迅运用了日记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狂人”的内心想法。“狂人”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便让为是养肥可以多吃肉,他记得大哥曾对他讲过易子而食,寝皮食肉之事,然后想起妹子死时,大哥劝母亲不要哭,便认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狂人越反抗吃人,大家就认为他是疯子,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当了官……

我最喜欢书中的这句话:“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明白了,封建礼教是吃人的,而“仁义道德”则是掩盖封建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句话,无疑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

书中说道:“就连小孩子,也恶狠狠地看着我”。“吃人”的人在封建礼教的侵害中,心理扭曲,却还要不停地对下一代灌输封建礼教,将下一代埋葬在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中。

“狂人”作为封建家庭中的一员,即使他觉醒了,也成了受害者,也改变不了自己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未必无意之中,“吃了人”。

历史漫漫长河之中,中国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吃人”传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吃人”中的一环,或是“吃人者”又或是“被吃者。”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都还有?救救孩子。”我想,这是“狂人”对世界的呐喊,不让孩子“被吃”,不让孩子成为“吃人”的人。

诚然,当今社会,固然已不存在“狂人”,但在某些人身上隐约可见“狂人”的影子。这些影子时而演变成我们背上越来越重的压力,时而变成旁人犀利的目光,间或一双不停绊倒你的脚,一副心里紧紧的枷索。但是,只要我们有心、有爱、有朋友、有家人、有阳光。

在努力赶往目的.地的途中,很少有人很停下脚步,回头看看。人们总想用理智支配头脑,支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但是,人最终还是会以情感为重,理智过多就只利下偏执,你的理智会把你变成一个狂人,不是“被吃的人”,就是“吃人”的人。

初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时,觉得文中的狂人是一个精神病,一个有被害妄想症的疯子。再读《狂人日记》,发现狂人不狂,而是理智过头之人。

《狂人日记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